聯合國人口基金提出之「巴拿馬少女懷孕社會經濟後果研究」指出,少女懷孕一年讓該國損失5.25億美元,該基金駐巴拿馬代表José Manuel Pérez說,這個數額相當於巴拿馬運河停止運營超過三個月的損失,渠強調,每一項防止年輕人懷孕的行動都是對確保國家發展所作的的努力,如果不採取措施,將會造成不可逆轉的經濟損失。
基金調查發現,2019年與懷孕及早期妊娠的總成本為5億2,500萬美元。其中4億9,500萬美元為社會經濟成本,包括工作收入的機會成本等因素。醫療費1,530萬美元,包括因產婦死亡造成的社會損失和少女懷孕的醫療保健費用。在稅收影響方面為1,500萬美元。
該研究使用MILENA 1.0方式進行,為一種計算教育、勞動參與和收入方面機會成本計算法。此外,還加上未收到稅款的醫療費用和稅收損失。Pérez將少女懷孕的機會成本與運河運作機會成本進行比較,以2019年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向國庫劃撥18.241億美元計算,運河每天營收近500萬美元,意即少女懷孕的機會成本相當於巴拿馬運河停運99天。
報告顯示,15至19歲的少女的生育率為每1,000名孕婦中僅有67.2名活產兒,低於2015年報告每1,000名孕婦中有84名活產兒的比率。聯合國駐巴拿馬協調員Cristian Munduate指出,少女懷孕與貧困和社會不平等有關;同時反映了性暴力和性虐待,以及早產的情況,使得為兒童創造安全具保障家庭環境更為困難,建議制定政策和工作計劃以提供更好的生活機會。
根據Minsa數據,去年疫情期間有9,724名10至19歲的少女接受產前檢查。比2019年高多出許多。這些數據尚不包括在社會保障基金或私人診所接受產檢的人口,此數據顯示了該國青少年人口對性和生理教育的需求。
該國國民議會「婦女、兒童、青年和家庭委員會」正在討論之第657號法案,旨在制定預防未成年人懷孕、性傳播感染和性犯罪的教育計劃。今年8月4日,獨立代表Gabriel Silva及Juan Diego Vásquez提出了立法倡議。(註:自2008年以來,該國在全面性教育主要有三場立法提案辯論)
備註: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,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。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、正確,讀者如需運用,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。 |